1)第三十九章 玄功要诀_我的江湖为何如此凶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杨恪待得洞中秽气去净,方始入洞探险。

  毕竟这很可能是一位证得天人造化的大宗师传承之地。

  这些时日,和莺莺日夜相伴,杨恪对这个世界,了解的越发深了,尤其是种种,只是口口相传,不落于文字的常识秘辛。

  比如,武道之境,先后天之分,不入先天,难成宗师。

  而贯通天地之桥,天人合一之后,那将是新的道途。

  道家称之为真人,佛门称之为罗汉,而在武林中,则是统称为大宗师。

  而再进一步,那就迈入武道玄妙之境,或曰天人,或曰佛陀——

  而这一境,在此世又名为‘破碎虚空’——

  入口狭窄,但里面则甚是开阔,穿过一道石廊,就见得一张白玉桌,形似供桌,桌上写有几行文字。

  这张白玉桌,乃是整块通体晶莹的白玉造成的,玉石不奇,但这样大的一块白玉,可是无价之宝。

  供桌后面的石壁上有着一行字“散人张丹枫证天人造化于此”——

  一行字简简单单,但仔细去看,却能瞧出其中蕴含的幽深意境,那是对此世的眷恋,对往事的回味,其中种种,难以叙说——

  据莺莺所言,张丹枫应是天山一脉的祖师,应是在数百年前曾在江湖行侠仗义——

  这毫无疑问,是一位武道之路上的前辈,更是迈步那传说之境,杨恪不由得肃然起敬。

  回过头来,再看那白玉供桌上写的几行文字,四行大字写的是:“入得此门,与我有缘,愿作我徒,戒律必遵。”

  另一边写有密密麻麻的十条戒条。

 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,写的是:“拜师之礼,每读戒律一条,叩头十响,必须用力。”

  但供桌上却不见有什么拳经剑谱之类。

  杨恪倒也不在意这些,他寻此秘境,也非是为了自己。

  他早已经知道,武道之路,贵精不贵多,神功绝学天下到处都是,但岂能全部学遍?

  若是学得多了,那武功就高,杨恪倒是愿意四处去寻。

  可看那少林和尚,七十二门绝技,门门都可护身降魔,可当今武林,真正的高手,却非是出自少林。

  无论是燕狂徒的强横,还是张三丰的以柔胜刚,还是宁不凡的华山剑,少林寺中,没有一人敢言胜过。

  看着那留书,按着常理而言,这传承应该就留在那叩头处。

  不过杨恪却没有擅作主张,毕竟这是一位证得天人造化的前辈遗留,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奇异处?

  没有尝试,杨恪在这石室中寻望,然后抬脚踏入最近的石门,进了这石室,只看见这室内两边石壁画满图形,共有十八个,画的都是各种使剑的姿势。

  但只有图形,却没文字,第一个图形像是“朝天一炷香”,这是一招常见的剑式,杨恪的莫名剑法中就有蕴含,不过这里所刻的这个剑式,和杨恪所学的剑式不同,这一剑按着常理,剑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ingdian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